铝型材加工是指对铝及铝合金型材进行切割、冲压、弯曲、焊接、表面处理等一系列工艺操作,使其成为满足特定功能和外观要求的产品。
铝型材因重量轻、强度高、耐腐蚀、易加工等特点,被广泛应用于建筑、汽车、轨道交通、电子、机械等领域。

现在来看一下铝型材加工的主要工艺有哪些?
1. 切割加工
目的:将铝型材按设计尺寸截断,是最基础的加工步骤。
常用设备:
手动切割机:适合小批量、简单尺寸切割,精度较低。
数控切割机(如锯切中心):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,精度高(误差可控制在 ±0.1mm 内),适合大批量、复杂尺寸加工,可实现多角度切割(如 45°、90°)。
注意事项:切割时需使用专用锯片(含钨钢材质),避免型材表面划伤;切割后及时清理毛刺,防止后续加工中手部划伤或影响装配精度。
2. 钻孔与攻丝
目的:在型材上加工孔洞,用于连接或安装配件(如螺丝、螺栓)。
常用设备:台钻、数控钻床、攻丝机。
工艺要点:
钻孔时需根据型材厚度选择合适钻头,避免因转速过快导致型材变形或钻孔偏移。
攻丝前需先钻底孔,底孔直径需匹配螺纹规格(如 M6 螺纹通常对应 φ5mm 底孔),攻丝时添加切削液,减少摩擦并保护螺纹精度。
3. 弯曲加工
目的:将铝型材弯制成特定弧度(如圆弧、U 型、L 型),满足结构设计需求。
常用工艺:
冷弯:通过模具或机械力直接弯曲(如折弯机),适合薄壁、小半径型材,避免加热导致的材质变化。
热弯:对型材局部加热后再弯曲,适合厚壁或大半径型材,需控制加热温度(铝合金一般在 200-300℃),防止过热氧化。
注意事项:弯曲时需避免型材表面起皱、开裂,厚壁型材需分多次逐步弯曲,减少应力集中。
4. 焊接加工
目的:将多段铝型材连接成整体结构,适用于复杂框架或承重部件。
常用焊接方式:
氩弧焊:最常用的铝型材焊接方法,通过氩气保护焊缝,防止氧化,焊接精度高,焊缝美观,适合薄壁型材。
激光焊接:热影响区小,焊接变形小,适合高精度、薄壁或复杂结构,但设备成本较高。
难点:铝表面易形成氧化膜(Al₂O₃),焊接前需用钢丝刷或化学方法清理,否则会导致焊缝气孔、夹渣;焊接后需去除焊渣并打磨,保证表面平整。
5. 表面处理
目的:提升铝型材的耐腐蚀性、耐磨性、美观度或功能性(如导电、绝缘)。
常见工艺:
阳极氧化:通过电解使型材表面形成氧化膜(厚度 5-20μm),可染色(如银白色、黑色、金色),增强耐腐蚀性和硬度,是建筑型材(如门窗、幕墙)的常用处理方式。
电泳涂装:在阳极氧化基础上,通过电泳使型材表面附着一层有机漆膜,色泽更均匀,耐候性更强。
喷涂:包括粉末喷涂(静电吸附粉末涂料,高温固化)和氟碳喷涂(耐候性极佳,适合户外高温、高湿环境),颜色选择丰富。
喷砂 / 抛光:喷砂使表面形成粗糙质感,抛光则使表面光亮如镜,常用于装饰性型材。
6. 组装加工
目的:将加工后的型材通过连接件(如角码、螺栓、铆钉)组合成最终产品(如框架、柜体、机械结构)。
关键:确保各部件尺寸精度匹配,连接件强度满足承重要求;对于需要密封的结构(如门窗),需在连接处添加密封胶条,防止漏水、漏气。